在彻底失去知情权之前再挣扎一把___花了一个周末把V2ray搞清楚了

为了保持自己那么一点点信息权力。

为了在彻底失去知情权之前再挣扎一把,这个周末,我花了2天,把现在当红的V2ray给折腾了一遍。

总的来说,v2ray在综合能力上确实要比ss或者ssr来得强大不少,毕竟本体就结合了多入口,多出口,DNS,路由选择,多种协议以及加密通信支持乃至于load balance.

但是同样的,功能的复杂以及自由度的提升,一样也造成了配置文件的复杂化,所以就没有那么即开即用化,友好程度明显降低。不过主要的难度还是集中在服务器端或者中转代理的配置上,用户端相对来说,在一些图形化client的帮助下,一般用户还是不难去掌握使用的。

我这次主要是为了让这v2ray能在我的ERL3上能顺利运转起来做透明路由(原先的SS花式断,基本废了。原因大家都理解),所以跟一般的客户端配置略有差异。不过能理解就行,毕竟逻辑跟原理是一样的。

首先值得高兴的是,ERL3在升级到2.0.x版本的固件后,后台的Debian内核也升级到了9.x…所以,习惯于用shadowscoks-libev 版本的同学,可以直接用APT安装了。并且,v2ray的官方go.sh安装脚本可以无障碍的直接在CLI下运行,完全不需要担心兼容性问题。

VPS端就不阐述一起必然需要的准备了,相信大部分DIY的留学生应该还是很熟悉这套操作的。

简单的来说,vps服务器端跟本地透明代理端,运行的东西完全一样。v2ray的官方文档也写的很清楚,v2ray本身并没有服务器端跟客户端的区别。所以除了配置文件的不同,2者其实是完全一样的东西哦。

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:

  1. 安装v2ray
  2. 写v2ray的配置文件
  3. 运行

听上去跟把大象放进冰箱一样的简单呢。

一切的关键都在配置文件里,很清楚了吧。

v2ray使用的是非常常见的JSON格式的配置文件。粗略的项目如下:

{
  "log": {},
  "api": {},
  "dns": {},
  "stats": {},
  "routing": {},
  "policy": {},
  "reverse": {},
  "inbounds": [],
  "outbounds": [],
  "transport": {}
}

简单的说就是这些模块的组合就能让v2ray工作起来。

其中我们一定需要理解的是,inbound, outbound以及routing。log最好能明白因为排错会很方便。 dns看需要,我个人更喜欢用gfw+ipset的分流,并且用ubound做DNS over Tls的解析。。所以dns我完成没涉及。但是据说很不错。至少看着能解决投毒的问题,所以也是值得研究的。

至于具体的inbound, outbound有哪些参数啥的,我个人推荐直接查下官方文档然后找几个配置example理解一下。应该还是不难理解的。

然后我们从逻辑上大概理解下v2ray是怎么工作的。

从本质上来说,v2ray,跟ss和ssr他们没有根本的区别。都是一样的代理转发工具。虽然v2ray更大更强更威猛,但是说到底他还是个二道贩子。主要的功能就是为了把从inbound进来的东西从outbound转发出去。就这么简单。

到了这里,有一点就很清晰了,就是client端的outbound的配置,需要跟server端inbound的配置相对应,这样双方才能平等交流互信互惠,一切都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。

我们来看个配置文件的实例,抄自白话版v2ray教程:

{
  "inbounds": [
    {
      "port": 16823, // 服务器监听端口
      "protocol": "vmess",    // 主传入协议
      "settings": {
        "clients": [
          {
            "id": "b831381d-6324-4d53-ad4f-8cda48b30811",  // 用户 ID,客户端与服务器必须相同
            "alterId": 64
          }
        ]
      }
    }
  ],
  "outbounds": [
    {
      "protocol": "freedom",  // 主传出协议
      "settings": {}
    }
  ]
}

这里其实就2个模块,一个inbound用来解决输入,一个outbound用来解决输出。至于中间的vmess, 这个是v2ray私有的通信协议,但是应该已经可识别特征,因为我在tcp模式下不管加不加伪装都被灭过不止一次端口。剩下的端口啊, id啥的。。都是一个作用。就是匹配握手。

所以把大的部分拆开了,还是不难去理解的。

那么v2ray就那么简单?显然不是啊。

为啥它牛呢,因为你现在看到的只是前面的部分,后面经过简单计算推导的结果还没出来啊。

因为v2ray的特征是模块化,并且本身就已经携带了如vmess, mKCP, shadowsocks, Mux,并且支持websocket, HTTPS, HTTP/2等多种协议,所以其本身的自由度非常巨大。即使不考虑商用多用户多服务器等大规模管理,我们依然面对了非常巨大的选择空间,从协议上,是选择shadowsocks还是vess. 通信的标准上使用tcp还是mKCP, KCP用静态还是动态端口。websocket是否需要加tls等等一系列的可供选择的配置。

一般而言,我们常见的是直接从客户端转发到海外VPS端的方式,这样是最直接最容易实现的,只要vps配置完,自己设备上有个v2ray能用的client端,GUI填一些简单参数就很容易搞定。

然而其次,就是我折腾了2天的网关/路由器透明代理。这种方式,对大多数用户其实跟第一种差不多,因为现在梅林啊,老毛子,LEDE等各种固件都集成了各种插件,这些插件用起来也不用自己写配置文件,GUI填下就好了。

我只是因为穷,买不起那些好用的,才只能手工自己写,踩了无数坑之后才搞定了。所以说,有钱就是可以为所欲为啊,哈哈哈。

v2ray还有一种链式代理的工作方式,是类似多重代理的方式。很玄妙。暂时我还没用到所以没有深入研究。

这样可能产生的配置组合就很多。现在比较常见的配置组合是,mKCP动态端口直连;websocket+tls+webproxy;以及号称最牛的组合:websocket+tls+webproxy+CDN的组合。

鉴于太长不适合阅读,我会在下一篇介绍下websocket+tls+webproxy+CDN的配置的一些细节以及我踩的坑。希望能我自己下次别再踩一遍。

|2|1


发表评论

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。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

%d 博主赞过: